拿得走感伤,拿不走感动。
——《记忆大师》
难得在一部国产的悬疑推理片前从头坐到尾,虽然片中还有那么生硬的梗,结局的反转也不尽如人意,但总算是能够挑起观者情绪的片子,并且还有黄渤在线的演出,徐静蕾不变的容颜,段奕宏发狠的样子,杨子姗诡秘的笑。
故事背景设定是2025年,那时的人们可以自由选择将记忆剪切到小小的盘里,某天想要恢复的时候还可以重新导入,不过这样的恢复只能进行一次,若再次删除就是永久性的,无法再恢复。黄渤饰演的作家,记忆备份盘与他人的互换,在导回时恢复了他人的记忆,两段杀人过程的记忆。寻求真相的过程中,他与段奕宏饰演的警察杨子姗饰演的法医之间有了互动,层层剥丝之后揪出了警察这个深藏的祸手。
片中一直在引导我们以为法医才是真凶,很是明显,这就让人不得不往其他地方去想,虽然不能全盘想得通透,但也不得不认定凶手是警察,在这一点上来说,还是没能免了俗。作家在错载了记忆后有了警察的特质,警察在错载了记忆后对作家的妻子有了怜爱之心,这种角色互换后的自然变化,两位影帝表现得非常细腻,小到不受控制的面部抽动,大到个人肢体动作的不受控制。这片子让我承认,演员的表演对故事情节弥补的重要性,那是一种成全与完善。
作家想拿掉的是关于妻子的记忆,不是不爱,是爱之深刻爱到不忍所以选择放手。他一边删除了这些记忆,一边又用摄像机录下自己对这段记忆的标示,甚至在仅靠背诵俩人之间相处的现在,仍然对妻子有着不灭的爱意。所谓删除记忆并不是彻底的删除,在重新导入后,会让人变成旁观者去看到那段记忆,没有感受与体会,只是看得到。警察童年时杀害了饱受家暴怒其不争的母亲,心灵的伤害持续至今,在又遇见家暴受害人的时候,在对方不努力逃脱的时候,他又出手杀了人,潜意识里是在帮对方解脱,这段记忆被他选择删除。
如果可以自由删除记忆,你会选择删除哪一段呢?
烧脑的故事并未令我在观影后去回味,倒是一直在思考上述问题,仔细梳理了一通我的这半生,倒是没找着哪一段会让我想要去除的。不论记忆是温馨还是伤痛,对人本身所产生的影响已经无法消除,从这一点来说,选择拿掉任何一段记忆都是无意义的,倒不如保有自己的完整,是好是坏,都是自己。
记录是最长情的陪伴